2021年10月26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举行了支气管镜介入操作直播+理论授课培训班,此次会议为线上联合线下形式,并且在西安市大兴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11家医院设立了分会场进行直播,分会场所在医院的全体呼吸科医生进行直播观看,并邀请了众多专家线上参会。
会议首先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满祥主任做开场致辞,并对众位参会专家进行介绍。由党晓敏副教授进行直播主持。


图1:李满祥主任致辞 图2:党晓敏副教授主持
此次共进行了三例全麻状态下镜下介入直播,全身麻醉由麻醉科袁慧主治医师负责,病例分别是硬镜下圈套+热消融治疗并EBUS-TBNA、硬镜下BTPNA+GS+冷冻活检、GS-TBLA。

图3:麻醉中
首先由庞亚梅主治医师进行全麻支气管镜下圈套+热消融治疗并EBUS-TBNA,此患者为中年女性,胸部增强CT提示左肺下叶肿块影、基底支管口可疑新生物形成,强化明显,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经全面评估后,为规避大出血风险,决定置入硬质支气管镜(硬镜),再行镜下治疗。遂由阳甜副主任医师协助,经口置入硬镜。硬镜的现代价值在于作为介入通道允许软镜及其他器械进入气道内,经软镜的目镜观察定位,在直视下进行支架释放、激光消融、取异物和冷冻、电切等操作。因此,硬镜是现代介入性肺病学的主要工具。
成功置入硬镜后,经硬镜置入软镜,可见左下叶基底支管口新生物形成,完全堵塞基底支管口,给予稀释肾上腺素等预防出血,新生物处行电刀+圈套,取出新生物,见下叶内前基底支通畅,外后基底支肿瘤缩小,氩气刀处理基底部并止血。镜下治疗结束,为了更精确的做淋巴结分期,进一步病理证实有无淋巴结转移,遂行EBUS-TBNA,于7组淋巴结处及4R淋巴结处针吸活检,过程顺利,标本量满意。



图4:左下叶基底支 图5:介入治疗后 图6:操作中
紧接着,任徽主治医师使用上述患者EBUS-TBNA针吸标本行现场快速染色(ROSE),详细介绍了染色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细胞识别。


图7:ROSE 图8:任徽博士正在观察
然后,由阳甜副主任医师进行全麻下硬镜+ Lungpro虚拟导航-BTPNA(经肺实质结节抵达术)-超声小探头(GS)-冷冻活检,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术前经过充分评估,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融合,中央液化坏死明显,普通针吸活检取得标本量少、且不易取材,遂决定行冷冻活检,以期取得更大组织标本,尽可能明确诊断。2015年冷冻活检在国内逐渐开展并成熟,目前多在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气管镜或气管插管进行,取材大、创伤小,不良反应少,逐渐取代外科肺活检,也可联合C形臂或在超声小探头(GS)辅助定位下进行活检。此例患者正是在GS辅助定位下进行,GS可准确探及病灶,确保在病灶内进行冷冻活检,提高阳性率。具体过程:硬镜下置入软镜,Lungpro导航引导下,在隆突上11点方向,采用flex needle反复穿刺,穿刺深度约10cm,GS探及病变后置入冷冻探针,进行冷冻活检取得足量标本。




图9:GS 图10:冷冻中 图11:标本 图12:操作中
最后,由薛静主治医师进行全麻经喉罩,超声小探头(GS)引导下行肺结节活检术。EBUS-GS是一项可以帮助操作者更简单、更可靠的找到并采集肺外周病变的操作,可提高诊断率,缩短操作时间,避免经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辐射暴露,降低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此例患者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前基底段结节,经术前充分评估,行GS引导下肺活检术及EBUS引导下肺门淋巴结针吸活检术,以期明确诊断并进行淋巴结分期。普通支气管镜检查提示管腔内未见明显病变,遂在Lungpro导航引导下,GS于左下叶前基底支(BL7+8)探及可疑病灶,此处取活检,过程顺利。



图13:介绍中 图14:左下叶 图15:GS探及病灶
参会的各位专家对上述病例进行了精彩的分析、讨论,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李满祥主任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此次直播除分会场外线上共有1200余人观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近年来气管镜下介入操作发展迅速,操作技术水平位于全省前列。通过此次线上+线下直播培训,一方面提升了科室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也推动了我省呼吸介入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