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月的儿内科门诊实习在充实与感动中圆满落幕。这段珍贵的学习历程,不仅是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关键阶段,更让我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深刻体会到儿科护理的温度、责任与使命,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蜕变。而这一切成长,都离不开徐芳玲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时莎莎老师、尹小妹老师、王荣花老师等各位带教老师的无私帮助与支持。
初入儿科门诊,我的内心交织着期待与忐忑。面对哭闹的孩子、焦虑的家长,以及细致繁琐的护理流程,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幸运的是,徐芳玲老师如春风般温暖,始终耐心引领我前行。从基础的体温测量、脉搏计数,到难度较高的小儿静脉穿刺、雾化吸入治疗,徐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指导,细致讲解每一个操作要点。为了提高我的穿刺成功率,她常在旁仔细观察,及时纠正我的手法,并倾囊相授自己多年积累的实战技巧。时莎莎老师则教会我如何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安抚患儿,用亲切的语言和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我逐渐学会用耐心与智慧化解紧张与哭闹。
在尹小妹老师的带教下,我系统学习了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流程,从感冒、发热、咳嗽,到腹泻、呕吐、支气管炎等,她教会我如何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观察,准确记录患儿症状变化,高效执行医嘱。王荣花老师则始终强调:“儿科护理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在她的影响下,我逐渐养成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这段实习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次成功为患儿缓解病痛,每一次收获家长的信任与感谢,都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的成就感与使命感。我明白了,儿科护理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更需要发自内心的关爱、耐心与责任感。

此外,在独立参与门诊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高效协作,并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中提升了共情能力与应变技巧。这些在课堂之外的真切锻炼,让我对未来的护理生涯增添了更多信心与底气。
徐芳玲老师的专业与敬业,时莎莎老师的温柔与智慧,尹小妹老师的严谨与细致,王荣花老师的负责与关爱,都深深感染着我,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初的榜样。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是我前行的动力,家长信任的目光是我坚守的信念。
实习虽已结束,但它为我今后的护理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未来,我将带着这段时光赋予我的知识、技能与感悟,带着各位老师的教诲与期望,不断精进专业,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技术、更温暖的心,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用爱与责任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在这条充满奉献与关怀的道路上,坚定而温柔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