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聚焦胰岛素注射,保障用药安全——心血管内科4区开展胰岛素注射床旁培训

发布时间:2025-11-06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汪婷   责任编辑:   (点击:)

为持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服务能力,切实保障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安全性与规范性,10月底,心内4区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性极强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床旁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汪婷护士担任主讲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形式,将胰岛素注射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为糖友健康保驾护航,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响应、全程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培训现场,汪婷护士以“从剂量到部位,细节决定成败”为核心,结合临床常见问题,系统梳理胰岛素注射的全流程要点。在“认识胰岛素”环节,明确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患者“控糖利器”的重要性,强调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效果不佳、妊娠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需及时注射,并着重警示不规范注射可能导致的血糖波动、注射部位脂肪增生、低血糖危及生命等风险,让在场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注射装置选得对,控糖才能更高效。在装置介绍环节,详细对比胰岛素笔、胰岛素泵、一次性注射器的特点。

注射前准备是安全注射的“第一道防线”。培训中特别强调“三准备”:物品需备齐胰岛素笔、配套针头、75%酒精等;胰岛素使用前要核对名称、剂型、有效期,中效和预混胰岛素需轻轻滚动、颠倒10次混匀,排气时确保针尖出现药液;患者需清洁注射部位(酒精环形消毒直径≥5cm,待干后注射)并洗手。这些看似细小的步骤,被逐一拆解为可复制的操作标准,确保护理人员在临床中“零失误”。

部位选择与轮换是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关键。通过到患者床旁演示,清晰讲解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外上侧四大常用部位的吸收特点:腹部吸收最快,适合短效胰岛素;上臂外侧吸收中等,适合中效胰岛素;大腿外侧和臀部外上侧吸收较慢,适合长效胰岛素。同时,“小轮换(同一部位注射点相距≥1cm)+大轮换(不同部位交替)”的原则被反复强调。

“捏皮、进针、推药、停留、拔针、处理用物,6个步骤一步都不能少!”在实操演示环节,现场注射过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形成皮褶,4-5mm针头垂直快速进针,缓慢推注药液≥10秒,推注后停留10秒再拔针,最后立即将针头卸下放入锐器盒。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此外,还特别提醒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一针一换”原则,避免重复使用针头导致感染、疼痛加剧和胰岛素剂量不准确等问题。

最后,培训还针对剂量调整、血糖监测、应急处理等重点内容展开讲解。汪婷护士强调:胰岛素剂量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血糖、饮食、运动情况确定,禁止自行调整,调整时需遵循“每次增减2-4单位”的循序渐进原则;血糖监测要分阶段进行,治疗初期每天测4-7次,稳定后每周至少测3次,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需立即检测,若血糖<3.9mmol/L,需及时补充15g碳水化合物(如半杯果汁、3块方糖)。

此次床旁培训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有效夯实了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规范了胰岛素注射操作流程,更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用药意识和责任担当。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针对性强,今后将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以更专业的技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