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聚焦多学科护理 共探康复新路径——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开展特殊病例联合护理查房

发布时间:2025-07-07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苗小宁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7月3日,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内科辖区开展了一场围绕“一例脑卒中合并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器围术期心肺康复护理”的查房活动,此次活动由何乔、苗小宁两位主管护师主导,通过“理论更新-案例剖析-难点攻关”的三维模式展开,旨在提升护理人员对神经系统疾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

多学科联动,夯实理论基础

查房伊始,贾娅琼护士长主持会议并致辞,对参与本次活动的李萍、曹娜、牛蕾蕾、徐战磊等护士长、线下护理骨干及线上参会的各院区护士长、护理同仁表示欢迎。苗小宁主管护理师首先进行专题知识梳理,系统讲解了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强调“早期识别起搏器术后电极脱位、感染等风险是护理观察重点”。

聚焦个案康复,实践结合创新

紧接着,何乔主管护理师汇报了一例典型病例,重点分享了一位70岁老年患者起搏器术后心肺康复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展示患者术前评估、术后运动耐量监测、阶梯式呼吸训练等关键环节,凸显了“量化评估—精准干预—动态调整”的康复护理模式。案例中针对患者体位管理、渐进式抗阻训练等细节操作引发参会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破解临床难题,共话护理创新

在专题讨论环节,围绕“如何通过客观指标控制卒中感知障碍患者的训练强度”这一临床痛点,神经内科李青莉护士长在线上联动现场护士长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Borg自觉疲劳量表评估,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运动数据,依据患者具体症状特点,细化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强度分级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精准可实施的指导方案。

心内CCUL徐战磊护士长提出,针对心内科疾病、心肺及神经内科病症共存的复杂情况护理关注重点,现场人员展开深入探讨,曹娜护长指出面对多病种叠加的患者,需以危及生命安全、影响核心脏器功能的主病为优先干预对象,同时兼顾其他病症的协同管理,确保护理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活动尾声,贾娅琼护士长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查房收获颇丰,不仅促进了心内科与神经内科的跨学科交流,更为优化特殊患者群体的康复护理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强调对于心脑血管病共存患者,需心内科、神内科及康复科共同参与的MDT医护团队,才可为此类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的加速康复保驾护航。

此次护理查房活动,不仅为护理人员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加强了科室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精准提升了护理团队对老年复杂病例的综合护理管理能力。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