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心血管外科护理团队专业能力,保障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于2024年4月组织开展了一场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专项培训与考核活动。在综合外科第二辖区总护士长王娟及心血管外科张静漪、李娟护士长的统筹指导下,由国家级心肺康复专科护士、省级康复专科护士张恒通担任培训导师,带领徐迪、吴乾陵、杨鸿辉、王庚鑫、王毅妍等康复团队成员,完成了对全科43名护士的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紧扣临床需求,以“精准、规范、高效”为宗旨,切实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质量。

强化顶层设计 构筑培训坚实基础
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王娟护士长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康复护理技能,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为此,科室精心设计了“肺部听诊、背部扣拍、有效咳嗽”三大核心技能的专项培训方案。护士长张静漪、李娟全程参与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确保培训内容贴合实际需求,操作流程规范精准。
打造多元培训模式 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此次培训采用理论讲授、现场模拟和情景考核相结合的多维度培训模式。国家级专科护士张恒通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视频展示和互动讨论,清晰细致地讲解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的关键知识点。康复团队成员徐迪、吴乾陵等分别带领小组在患者床旁手把手进行操作示范与指导,保证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技能操作要领。

核心技能一:肺部听诊——捕捉细微的生命信号
“听诊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培训团队重点强化了异常呼吸音的识别能力。护士杨鸿辉在培训中分享经验:“通过反复比对正常与病理呼吸音,我们建立起更敏锐的听诊直觉。”。
核心技能二:背部扣拍——节奏与力度的艺术
针对不同体型患者,康复团队开发了差异化的扣拍手法。张静漪护士长现场演示了如何根据患者体位调整掌形与力度:“扣拍频率需稳定在100-280次/分钟,力度要如叩击书本般均匀通透。”考核中,参训护士需在患者听诊结果或检查报告上肺不张的位置完成规定动作。
核心技能三:有效咳嗽——让患者重获自主力量
“指导患者咳嗽是门学问。”李娟护士长特别指出,“既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伤口疼痛,又要确保气道分泌物有效排出。”培训团队对于开胸及肋间小切口患者伤口保护手法的进行培训,通过患者对疼痛的实时反馈帮助护士掌握指导技巧。王庚鑫在情景模拟中扮演术后患者,生动演示了如何通过体位调整和呼吸配合实现高效咳痰。
严格考核检验成效 全员通过彰显实力
4月28日举行的考核不仅检验基础操作技能,还特别增设"突发情况应变"环节,模拟血氧骤降、患者晕厥等临床场景,全面考察护士的综合处置能力。最终,43名参训护士全部通过考核,优秀率达88%。一位参训护士在考核后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


从精准听诊到人文关怀,从规范操作到应急应变,这场“全员练兵”彰显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护理团队追求卓越的初心。未来,科室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专科建设为引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敢于创新的护理铁军,为守护心血管健康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