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消化内镜中心积极优化整改,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发布时间:2025-04-12   文章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刘鑫 赵倩 任牡丹   责任编辑:   (点击:)

随着我院三甲等级复审工作的结束,为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升消化内镜诊治水平,加强服务意识,增强学科影响力,近日在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任牡丹副主任组织下,消化内科召开消化内镜质量提升专题会议。会议以三甲复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导向,结合在齐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学习的体会,进行充分讨论,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改进措施,保障消化内镜诊疗质量不断提高。

一、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任牡丹主任结合近期临床实践与质量督查结果,系统梳理了内镜诊疗工作中需优化的重点环节,包括术前准备规范性、术中医护的标准化操作、术后患者观察流程等问题。她特别指出,护理团队年轻化虽为团队注入活力,但也需重点关注年轻护士的配合能力与沟通能力培养:“年轻护士是团队的新生力量,但在复杂诊疗场景中,必须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协作意识与医患沟通技巧,确保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双提升。”

针对三甲复审中暴露的薄弱环节,任主任进一步强调危急值上报及闭环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上报流程,并确保“发现-处理-追踪-反馈”全链条可追溯。“危急值管理是医疗安全的‘生命线’,必须做到零疏漏、全闭环。日常工作中既要提升专业能力,更需筑牢责任心,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二、聚焦患者交接,细化管理方案

针对患者交接环节存在的隐患,护士长赵倩进行了专项汇报。她指出,交接流程中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完整、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并明确提出“手术患者交接全流程专人负责制”。赵倩护士长强调:“术前术后转运、交接内容核对、管路状态确认以及特殊患者管理,必须责任到岗、落实到人,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部署,中心将采取以下强化措施:

① 设立专职交接岗:由黄彩艳护士负责手术患者术前转运准备及术后交接,确保流程无缝对接;

② 细化交接内容:对于“管路交接”(涵盖胃管、引流管等状态核查)及“特殊患者标识”(如高龄、危重、传染病等),要求逐项确认;

③ 实行分类管理:对特殊患者实施个性化交接预案,确保风险提前预警;

④ 强化责任追溯:交接记录存档,出现疏漏实行“责任倒查”。

赵倩护士长表示:“通过‘定人、定责、定标准’的三定原则,我们将彻底消除交接盲区,让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每项操作都有据查。”

三、强化能力建设,夯实责任担当

针对年轻护士培养,会议明确将由资深护士指导临床协作与沟通技巧,首问负责制,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使护理工作更加安全、优质、高效。同时,针对危急值管理,中心将系统危机值上报要求责任到人,及时,准确的上报。

医疗质量提升没有‘休止符’,全体人员须以三甲复审标准为基准,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零差错’作为日常工作的底线要求。”

四、凝心聚力,共促提升

任牡丹副主任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护理团队的积极态度与专业精神,要求全体人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改进方案。此次会议标志着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迈入精细化、标准化新阶段,全体护理人员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作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持续擦亮消化内镜诊疗的“品质名片”。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