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回应中华护理学会和陕西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举办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的通知》,深入贯彻雷锋精神,拓展护理科技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广度,2025年3月5日15:0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院区、东院区肿瘤外科三个病区携手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外科大楼六楼医办室成功举办了以“科技同心,志愿同行”为主题的健康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由杨杨主管护理师主持,吸引了约50余名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朋友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参与度高。杨杨主管护理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因输液工具选择不当导致的药物外渗图片,引出了今天的科普主题——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他从输液工具的发展历程讲起,介绍了输液工具从传统钢针到输液港的演变,随后详细阐述了外周和中心静脉导管的适用场景、优势与局限,并对药物使用、置管费用、维护费用及维护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使患者和家属对各类输液工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提供了科学指导。毕竟,静脉输液的护理目标在于成功穿刺、安全留置、保护血管,而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起点!
接下来,李格护理师将为大家介绍中心静脉导管的居家护理知识。首先,李格护理师带领大家了解了中心静脉导管的不同类型,包括CVC、PICC以及输液港,并阐释了它们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接着,她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在PICC和输液港带管期间的运动和饮食注意事项,并强调了定期维护的必要性。此外,通过一系列图片,李格护理师向患者说明了导管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并指导大家如何进行自我观察。她特别提醒,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防止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维护静脉导管的安全,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本次健康科普活动有效地推广了关于输液工具合理选择的专业知识,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期间的居家护理方法。这不仅使患者及其家属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健康维护中的首要责任,还提升了公众对血管保护的意识。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医护患共同携手,共同守护“生命通道”——血管的健康,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