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关注静疗安全,守护生命通道——东院区护理部静疗专业组举办横断面调研结果反馈暨理论知识培训

发布时间:2024-10-30   文章来源:护理部    作者:李蕾 刘星悒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2024年10月22日下午,东院护理部静疗专业组在第一会议室举办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反馈暨理论知识培训。会议由静疗专业组组长张红娣主持,静疗组核心成员及全体静疗联络员共计40余人参加。

会议伊始,由静疗专业组副组长许艳萍就近期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反馈,调研是为了基于数据调研解决静脉输液相关问题,了解医院静疗质量现状和尚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护理部静疗团队工作目标及计划,为静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践行国家卫健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合理选择输液工具,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本次调查共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所有住院患者普查,共收集问卷数量668份,钢针使用率为0;留置针使用率为88% ;中线导管使用率为5%;PICC使用率为3%,其中非耐高压导管占比最高88%,且单腔为主;CVC使用率为1%,双腔为主;PORT使用率为3%。全院573位患者中,使用外周输液工具输注特殊药物的有27人,占比67.5%,其中1人是进行化疗(发疱剂输液)4%;使用留置针输注的刺激性药物常见为血管活性药物、甘露醇和其他刺激性药物。留置针固定与维护不规范发生率为9%,发生率最高的为导管/延长管/接头内管回血,发生率4%;全院导管冲管工具以单剂量生理盐水为主,占比100%;封管工具以使用手工配置生理盐水为主,占比89%;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4%,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渗液;中线导管、CVC和PICC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33%和26%,发生率最高的均为穿刺点渗血、渗液;PORT并发症发生率为0。调研结果反馈对应到具体科室,以便于科室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接下来,张红娣护士长分享了文献《成人患者安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最佳证据总结》,总结了成人患者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的最佳证据,涉及培训与教育、评估、血管通路选择、输注方案、并发症管理5个方面,为规范临床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建议在选择证据时,医护人员应结合药物种类及性质、医疗机构实际临床情况,制定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方案,保证危重症患者安全,减轻护士负担。

曹少宁护士长和刘星悒护士长分别进行了专项培训,内容涵盖血管通路选择与放置、药物外渗相关知识等。这些培训内容紧密围绕静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输液相关问题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带来挑战。通过此次培训,护理人员在血管通路方面掌握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计划、选择穿刺部位及正确放置装置的方法。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周期、药物特性等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血管通路方案,还需要他们熟练掌握不同部位血管的特点和穿刺技巧,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减少因血管通路不当引发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稳定可靠的输液途径。在药物外渗方面,护理人员熟悉了基本知识、分级标准以及输液前后的评估和处理措施。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输液前准确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如血管条件、药物性质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药物外渗,能依据分级标准迅速判断外渗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减轻外渗对患者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后续治疗的难度。

最后,张红娣护士长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种类的增多,静疗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只有持续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临床需求,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此次横断面调查结果反馈及理论培训意义重大。不仅是暴露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整改意见和参考答案。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案例分析,相信大家对静疗安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自信和熟练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在此特别感谢院本部静疗专业组组长郝楠老师及核心组各位老师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搭建各种培训学习平台帮助东院区护理人在专业方面的成长,希望全体静疗人员以院本部老师为榜样,满怀热忱为静疗专业奋斗,汲取经验提升自我,推动东院区静疗内涵发展,力争早日与院本部同质化!

在以后的工作中,东院区静疗专业组将秉持此次培训的精神,将所学知识和理念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静疗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协作与交流,持续提升静疗安全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静脉治疗服务,为医院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让静疗工作成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亮点和保障患者健康的坚实后盾!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