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人文 > 正文

医学人文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个医者求医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3-08-07   文章来源:    作者:许锁春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时光的指针回拨到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一向强壮如牛的他,这一天如雷击顶,一下子不知所然,心里头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服!好端端的怎么长这么个玩意?一边被插入鼻咽镜检查,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王林古教授镜下的视屏,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其实,早在这一年之前,他便有异样的感觉,只是一味地拖沓,不以为然地忽略了它的存在。若不是那月到南京参加会议,飞行途中引起右耳道疼痛,可能还满不在乎或忘乎所以。

家人征询肿瘤放疗科张哲舫老主任,她建议去北京中科院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查,那是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她笃信母院。其实这一步,事后知道是家人瞒着他的一种托辞,家人是想找一个更权威和更有经验的医院为他治疗。

12月下旬至次年春季,在京接受肖建平教授制订的两个疗程放疗方案。半年时间内,他亲历两件终身难以忘怀的事。一是主管他的来自外地的进修医生,也是他的校友与学弟叶某,不知何故,春节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看上去,好端端的健壮的小伙,说不在就不在了。真得是人生无常,让人不胜唏嘘。另外就是放疗之后的副反应,味觉、嗅觉等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好长时间难以恢复。

放疗的有效性不言而喻,但其后遗症确实很多,如现在的舌萎缩致言语不清、进食困难,甲状腺功能障碍,颈部肌肉痉挛等。这些固然与照射的部位、深度与剂量等等相关。面对面杀敌,牺牲再所难免。相信新医疗新技术的进展会更精准和更微创。

2015年体检时发现双肺多发性结节,影像科牛刚副主任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肉芽组织。2016年结节有所增大,此次入住胸外科,接受付军科主任腔镜下病灶切除与活检,证实鼻咽癌肺部转移。PET-CT扫描还有胸壁多处增强点。考虑到肺部等多处病灶,全院相关科室会诊(MDT)讨论后,建议与鼻咽癌高发区福州、广州联络。因此,11月,直奔广州中山大学肿瘤中心求治。在门诊分别向几位专家求诊,最后决定接受夏云飞教授的抗治肿瘤的理念,开始第一疗程的“老火煲汤”法与局部放疗。在此,顺带说一下这个病症。在广东、福建省等南方沿海地区此病高发,小至儿童(在门诊还遇到中东国家的3-4岁小孩),大到六、七十岁老人,中青年人居大多数,似乎无性别差异。

由于门诊病人太多,为省得来回奔波在门诊与住处的路上,2017年在第二、三次疗程时入住到海珠区的421医院。第三次疗程令他尤为难忘。因为到了后半程,从5月22日起,稍微有点动作,譬如刷牙漱口,即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开始时以为是治疗后的副反应。但到了25日,有一种生不如死的难受与难耐。然而,咳嗽却是那么“铿锵有力”,自我感觉不是濒临死亡,可能是肺部出现问题。告知主管医生,急诊拍片,确定是放射性肺炎与急性肺水肿。立即给予激素及脱水治疗,一两天后症状很快便有些缓解。这次疗程也结束了。5月29日,他如同逃难般的急匆匆地返回西安,入往自己的科室继续抗炎,休养生息。

厝薪于火,蛰伏着危机。几天治疗下来,他病症却愈加严重,呼吸科教授、主任会诊后,考虑放射性合并细菌性肺炎,不得已中转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应用无创呼吸机、激素与抗菌素,一周后逐渐好转。求生,确实很难辛、漫长;求死,可能是最简单、瞬间的事。但仍然觉得还没有走到绝境,因为哪有临死之人咳嗽这么亢奋有力。仅凭这一点,他拒绝死亡。

自2016年起,他曾收住于耳鼻喉和颈部外科,经历过张少强主任日间手术,切除颈部肿大淋巴结;收住于肿瘤外科,接受过夏鹏教授切除右胸壁肿块;收住于乳腺外科,通过汤小江教授施行的右腋下淋巴结清扫;2018年后,为化疗用药方便和少受针剌痛苦,汤教授还先后两次在局部麻醉下施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体力与精力稍强时,收住于放疗科,张晓智主任、陈谦和杨蕴一教授给予其胸壁、双肺、腰椎、腹腔及直肠后病灶多次局部放射治疗和老火煲汤法化疗;收住于肿瘤内科,李恩孝主任、吴胤瑛教授等给予多次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

近几年,多次血样提示CA199显著性增高,EB病毒含量测定值异常。事出反常必有妖。CT与PET-CT下检出升结肠病灶等,2022年6月,在消化内科门诊肠镜下,和水祥主任帮他拿到了病理切片证据;同月,又马不停蹄地转战到胃肠外科,樊林副主任在腹腔镜下为他进行了升结肠切除和腹部淋巴结清扫……

九九八十一难,犹如唐僧西天取经般的艰难险阻与困苦,前后手术、放疗和化疗分别十余次,他经历了活生生的人间历练。十余年间,由医者到患者双重角色不停地转换,更深刻的体悟到病者的苦痛。人,生之不易,死却简一。他,定珍惜当下,不负今朝。

值此,特别感谢治疗与护理他的医生护士们,感谢他心血管外科的同事们!

(致谢:王林古、张哲舫、邓怀慈、鱼波浪、段小艺、肖建平、叶林、牛刚、李妙玲、付军科、张广健、王鸿雁、夏云飞、蔡林波、杨岚、陈小燕、李满祥、朱柏、石志红、党晓敏、张少强、夏鹏、汤小江、朱耀民、杨远东、刘学宁、张晓智、杨蕴一、陈谦、李恩孝、樊胤瑛、和水祥、樊林和张喆等教授)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