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腾讯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联合发布的患者感谢信引发社会关注,信中深情讲述了肾脏内科成功救治难治型IgA肾病患者张先生的动人故事。患者特别赠予的“肾路虽艰医有方,仁心妙手护安康”鎏金牌匾,成为该科室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最佳见证。这面牌匾的背后,不仅凝结着路万虹教授、金李医师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更映射出肾内科近年来以卓越技术、创新理念和人文关怀打造的肾病诊疗“高地”。
三年前张先生出现血尿、肾功异常,诊断为IgA肾病,病情迁延不愈,今年春节后再次出现明显肉眼血尿,肾功快速进展恶化。路万虹教授领衔的诊疗团队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行重复肾活检,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深入剖析针对该患者的IgA肾病潜在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从炎症反应、补体激活、免疫异常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抑制炎症及启用国际前沿的补体B因子抑制剂--伊普可泮进行治疗后,患者肉眼血尿消失,血清肌酐显著下降,肾功能改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后续为患者制定的个体化方案包括序贯进行针对降低致病性IgA生成的对因治疗(如B细胞及浆细胞靶向治疗)、延缓肾病慢性化进展的优化支持干预、并进行长程管理和随访。每天的细致查房、每次的充分沟通、日常的悉心护理让患者从身心均得到全面照护,增强了自身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这里的医生不仅用技术救我,更用尊重与耐心让我重拾希望”,张先生在感谢信中特别提到金李医师每日两次查房监测、定制低盐食谱等细节,称赞团队“把医学做成了温暖的艺术”。金李医师坦言:“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技术高地,更是患者心中的信任海拔,我们将以破茧者的姿态,向慢性肾病诊疗深水区进发,让更多患者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脏内科依托年均超千例的肾穿刺活检经验,建立精准病理诊断体系,使罕见肾病确诊率达90%以上。科室创新打造的“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随访平台、24小时腹膜透析热线、肾友互助会等特色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流程。路万虹教授表示:“我们始终相信,治愈不仅需要攻克技术高峰,更要建立医患命运共同体。”此次四大门户网站的联合报道,既是对科室“医教研”协同发展成果的肯定,也彰显了公立医院在疑难肾病诊疗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随着我科解新芳教授参与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宏、吕继成教授团队研发的长效lgA蛋白酶等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该科室正为全球肾病患者持续输送“中国方案”,让更多家庭见证生命绿洲的重生奇迹,为全球肾病患者带来曙光。
“每面牌匾都是催征的战鼓。”从一块牌匾到四网齐发,从个体治愈到学科突围,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内科正以“硬核技术+软性关怀”的双翼模式,重新定义优质医疗的内涵。当医学的温度穿透屏幕,当患者的掌声化作前行动力,这条“肾命之路”终将通向更辽阔的生命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