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我院肿瘤内科姚煜教授作为分中心主要研究者(PI),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顶尖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题为“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EGFR-TKI耐药、EGFR突变晚期NSCLC试验”的原创性研究论文(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512071)。该研究成果标志着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TKI耐药后的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EGFR突变是亚洲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尽管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初始治疗有效,但耐药问题不可避免。患者一旦对EGFR-TKIs产生耐药,后续治疗方案有限,且疗效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痛点。
OptiTROP-Lung04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对比标准的含铂双药化疗,在EGFR-TKIs治疗失败后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376例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sac-TMT单药治疗组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
结果显示,sac-TMT组PFS显著优于化疗组(中位数,8.3 vs. 4.3月;HR,0.49)(图1)。预设的OS期中分析亦达到阳性结果,sac-TMT组中位OS尚未达到,而化疗组为17.4个月(HR,0.60;双侧P=0.001)(图2)。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sac-TMT组为60.6%,化疗组为43.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8.3个月和4.2个月。绝大多数预设亚组,包括既往接受一/二线三代TKI治疗及伴有脑或肝转移的患者,均显示出一致的获益趋势。

图1. sac-TMT组和化疗组的PFS分析结果

图2. sac-TMT组和化疗组的OS期中分析结果
姚煜教授作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在研究的方案设计、患者入组、临床实施和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我院在肿瘤临床研究,尤其是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国内领先地位。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最权威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其发表的论文通常代表了临床医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和重大进展。此次姚煜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该期刊发表,正值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助推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关键时刻,是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又一重大科研成果,为“十五五“规划中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助力。
附:

姚煜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华肿瘤学会姑息治疗学组副组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心理学分会副主委
CACA黑色素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CSCO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主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西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陕西医学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