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陕西省卫健委备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基地,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关于印发<陕西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等3个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标准的通知》等要求,我院作为培训基地可开展相应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工作。
现就我院2025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培训基地招生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基地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坚持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科研作风和优秀的服务品质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医院医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在西北地区居领先地位。
我院血液内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分中心、国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采集和移植医院、陕西省血液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医疗优势专科、陕西省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侯任主委单位。2023年复旦血液专科声誉排行榜西北地区第1名。
目前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病种已覆盖各种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类型涵盖全相合、HLA半相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脐血移植、非清髓移植、混合移植等多种移植类型,具备完整的移植后合并症防治和预警体系。在开展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基础上,团队不断创新,优化了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方案,建立了特色的HLA半相合单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脐血辅助移植体系以及术后随访体系等,进一步降低了移植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移植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学科造血干细胞年移植数量仍在不断上升, 2024全年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226例,其中包括自体移植9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27例,连续5年移植总量位居西北第一,移植疗效与国内一流移植中心相当,技术实力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二、招收专业及名额
本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培训基地拟招收学员10-15名
三、招收条件
1.有较高政治觉悟,遵纪守法,能自觉履行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无不良行为记录;身体健康、能从事正常医疗工作;
2.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执业类别为临床,执业范围与所报名专业相符;
3.近3年未发生二级以上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无违反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伦理原则和限制类技术管理规范的行为;
四、培训方式与内容
1.培训方式: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培训
2.培训内容:
理论培训: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治疗的策略与进展,异基因移植相关适应证、供者选择、预处理方案、移植并发症处理规范与进展等。
临床实践培训:采取日常查房病例分析、病例讨论的形式,参培学员参加临床工作,承担病历书写、患者管理、医患沟通、诊疗方案汇报等任务。参培学员学习血细胞分离机的使用,参与移植患者选择、供者选择、移植计划制定和移植并发症诊疗以及移植后维持治疗。
3.参培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血细胞分离机的使用,独自操作次数不少于5次;全程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少于15例。
五、培训期限
培训周期为6个月
六、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为学员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日常考核作为培训基地对参训医学员训过程的动态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日常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
2.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由3位以上培训导师共同进行现场审核评分。参训医师的导师须回避。
3.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以发放结业证书。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视为考核不合格:
(1)病事假超过14天者;
(2)不能够如期参加培训、考核,提前终止离院的;
(3)培训过程中出现重大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
(4)无故旷工累计7(含)天以上;
(5)其他考核不合格情况。
七、招收程序
(一)时间安排

(二)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八、培训费用

九、学习生活保障
1.住宿:医院在宿舍有床位的情况下可以为非西安市学员提供住宿,住宿条件为四人间,提供被褥、空调、无线网络,公共卫生间,无洗浴设施,宿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2.就餐:医院为学员办理职工就餐卡,费用自行承担;
3.工作衣:医院免费为学员提供工作衣;
4.医院图书馆、临床技能中心为学员提供学习保障。
注:我院统一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录取通知书,报名时请务必填写准确电子邮箱。
联系人:王晓宁 联系电话:18991232608(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基地)
联系人:施老师 联系电话:029-85323217(医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