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十年一见”罕见病例---感染科成功救治一例炭疽病人

发布时间:2022-08-25   文章来源:感染科    作者:孙亚芳 郑鸽之   责任编辑:刘炳圻   (点击:)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周末,2022年8月14日中午12:05病房里有条不紊的氛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打破…“叮铃铃、叮铃铃,您好,这里是急诊科,我们收治了一例右前臂大量暗红色水泡,部分破溃,流出淡红色液体,右上肢皮肤张力高,疼痛难忍,伴高热的患者,目前怀疑皮肤炭疽,还请贵科医生给以急会诊”。

当日正值何英利主任值班,接到通知后随即前往急诊科,会诊后考虑“皮肤炭疽待排?”。因为炭疽病是由于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病,其中肺炭疽按照国家规定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需要按甲类传染病进行严格管理,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肺炭疽,经过何主任和郑鸽之副护士长商讨,决定立即启动缓冲病房收治此例炭疽患者,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经过紧急的准备,患者于中午12点35成功入住缓冲病房。

这是感染科近十年来收治的第一例炭疽患者,对于我们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如何做好规范的治疗、护理以及行之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病区内的交叉感染。机遇是通过这个罕见病例的救治能够扩充病区救治患者的种类,符合传染病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关于病种的需求。患者成功入住病房后,第一时间行胸部CT排除肺炭疽,然而皮肤炭疽的诊疗、护理、防控压力也很多。在杜总护长及科主任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请控感科的平宝华老师和陈萍给与针对的培训和把关,包括该病人的管控措施、病室消毒方法、诊疗用品处置、患者被服处置、医务人员防护、患者及陪人的宣教、医疗废物处置等系列处置方案。科室感控小组长候静涛老师就此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内容给了具体的指导。科室继教组长尚琳娜老师紧急邀请闫涛涛医生进行炭疽患者诊疗相关的培训,大家参与度很高。通过一些列的举措让诊疗、护理工作得心应手。

刘正稳教授、何英利主任诊疗团队一行人穿戴好防护用品到病房询问病情、查体等一系列操作,针对患者右前臂可见的多发性紫红色水泡,并给与抽吸水泡以及消毒包扎等处理,为了尽早控制炭疽病毒的扩散以及减缓对于其他脏器的损害,何主任随即商讨出治疗方案,给与青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抗感染、地塞米松以及保肝等治疗。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与担心在听到详实有效的的治疗方案和耐心安慰立即缓解了很多。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患者右前臂的水泡肉眼可见的消散下去,右腋下乒乓球大小的淋巴结肿块也愈来愈小,微笑逐渐的挂在魏某及家属的脸上,每每进去治疗的时候,他总是跟我说“看到刘教授、何主任和你们,我的心里莫名的就踏实很多,非常感谢你们!”。

可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志者事竟成”,经过10天的群策群力对症治疗,患者的一般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炎症指标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终于迎来了出院的一天。在这次抗击炭疽病毒期间,感染科人做到了有担当有责任感、精准医疗、优质护理、零感染、零交叉感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炭疽,亦或是其他传染病,感染科人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勇担重任的优良传统,走在抗争病魔的第一线。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