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SPD)最新版腹膜炎防治指南发布,其修订了腹膜炎相关定义、指标、危险因素与结局,更新了腹膜炎诊断技术与治疗,后者提到,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择抗生素时,仍推荐万古霉素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值得一提的是,指南在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时间这一争议问题上的讨论中,引用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队列研究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性治疗对万古霉素浓度及剂量的探索”的结论,这是对中国腹膜透析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的骄傲。
本院的腹膜透析工作始于1981年,冯学亮、杜锦凤、尹爱平教授等老一辈肾脏病专家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第一例腹膜透析,成为西北腹膜透析治疗的拓荒者;此后在路万虹主任、吕晶教授的带领下,逐渐组建了拥有营养师,专科护士,专科医生的腹膜透析专病管理团队,建立腹膜透析随访档案,规范了数据管理,成为全国开展腹膜透析队列研究的先行者。腹膜透析团队推崇“管理为主,治疗为辅”的管理理念,对患者的营养,康复,患教,心理指导,动态随访多方面提升管理质量,努力做到“用最少的药,获最佳的效”。并坚持每月持续质量提高会议(CQI),保证腹膜透析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肾内科腹膜透析登记患者2千余例,规律随访腹膜透析患者持续增长,目前已增至950余例,最长腹透龄达18年,并跻身全国排名前四的大型腹膜透析中心。
长期以来,团队以不断创新为发展的源动力,陆续开展了全麻下腹腔镜腹透置管术,腹透管复位及大网膜包裹松解术,腹透合并腹股沟疝修补术,改良sedinger经皮穿刺置管术,无创腹透管拔除术,不仅提高了腹膜透析置管技术,还解决了很多疑难腹透置管问题,开展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不仅大大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效率,而且明显减轻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吲哚箐绿在腹膜透析胸腹瘘和腹壁渗漏诊断中的应用更是填补了国际的空白,在国际会议上受到多国专家的关注。吕晶教授的“改良小幅渐进腹膜透析治疗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透析质量,而且有利于节省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吸引了大量腹膜透析患者慕名到腹膜透析随访门诊咨询,并长期随诊。目前我院也是西北地区少数可以开展新生儿、小小儿、儿童、成人及危重症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单位。同时也与肾移植,血液净化科并肩成为全国最强肾脏病医院之一。
近年来,肾内科腹膜透析团队吸纳了大量名校毕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并与香港中文大学Philip Li团队保持深度沟通与合作,开展大量腹膜透析相关研究,强调高质量临床研究的产出及基础研究的挖掘,梳理大数据,规范临床研究方法,保证腹膜透析相关科研成果持续产出。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内科腹膜透析团队秉承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必将推动我院腹膜透析事业持续发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