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多名淋巴水肿的“象皮腿”患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手术均获圆满成功。术后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的消退,行走较术前明显轻松。
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因各种原因(原发、继发)引起身体某一部分的淋巴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异常积聚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组织水肿,晚期可导致皮肤增厚、表皮过度角化、皮下组织增生、大量纤维化造成肢体病变组织坚硬如象皮,因此也称为象皮肿病。
淋巴水肿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的患者。目前可行的治疗方式有:淋巴-静脉吻合术(LVA)、带血管蒂淋巴结皮瓣移植术(VLVT)、淋巴结筋膜皮瓣移植技术(VLNT)、抽脂术、淋巴水肿综合治疗(complete decongestion therapy,CDT)等。其中淋巴-静脉吻合术联合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是目前针对继发性淋巴水肿主流的治疗方式,不但发挥了手术充分引流、快速消肿、避免皮下组织纤维化的优势,同时也发挥了康复治疗促进淋巴管再生、预防水肿复发的作用。
我科此次开展的淋巴-静脉吻合术涵盖了1例原发性淋巴水肿和4例继发性淋巴水肿,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4例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于乳腺癌、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或放疗后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破坏导致)疗效最为明显。
典型病例1:
女,59岁,患者既往行宫颈癌手术(期间淋巴清扫),后出现左下肢肿胀,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门诊查核素淋巴造影提示左腹股沟淋巴结显影不良,淋巴引流不畅。于我科行淋巴-静脉吻合术,术后经中医康复科巩固治疗患者左下肢肿胀明显减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术后1周患者满意出院。

术前术后对比图
典型病例2:
男,36岁,右小腿及右足外伤术后肿胀2年。实施多种药物及压力治疗后肿胀仍进行性加重,穿鞋及行走困难。门诊查核素淋巴造影提示右下肢软组织内显像剂滞留,淋巴管扩张,淋巴引流障碍。于我科行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术,术后当晚右足肿胀即明显消退,皮纹出现。患者经中医康复科巩固治疗5天后行走自如,满意出院。随访1月患者右小腿、右足肿胀较出院时进一步消退。

术前术后对比图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飞速进步,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随之而来的是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广大罹患淋巴水肿的患者提供了改善生活质量新的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血管外科在禄韶英主任、蔡惠副主任的带领下,突破我院淋巴外科领域的空白,再次提升了我院血管外科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