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页新闻 > 正文

主页新闻

我院与天津中医一附院联合主办首届“渤海-长安”中西医融合发展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

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深化中西医协同攻关,助力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建设,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天津中医一附院”)与我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渤海-长安·中西医融合发展大会”于2025年9月13日在天津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视频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出席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医科技处处长邱岳,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综合处处长苏菁,我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天津中医一附院党委书记张艳军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晓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任、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任献青,天津医院协会秘书长李明等专家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医院、学会、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两院的专家学者近300人共襄盛会,共同探讨学术前沿,共享知识盛宴。

会议围绕“融合·创新·共享,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主题,邀请中、西医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分会场研讨的形式,围绕国家医学中心运行机制、中西医协同诊疗策略、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共同分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探讨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策略,为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大会开幕式由天津中医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金贵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送上祝贺,他强调中西医融合绝非相互替代,而是文化与科学范式的深度交融,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在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独特价值,具有广阔的临床优势和科研前景。他号召与会专家深化中西医融合与创新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邱岳处长在讲话中强调,本次大会聚焦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西医协同诊疗与成果转化,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她呼吁专家凝聚共识,为中西医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苏菁处长指出,天津通过强化规划、政策支持、搭建平台和创新服务,大力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她希望以大会为契机,汇聚智慧,推动中西医在理论、技术及模式上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马辛格书记表示,本次大会是国家级高水平西医医院与顶尖中医医院的强强联合,响应国家推动中西医并重、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双方将围绕中西医协同创新,探索新模式、新路径,致力于攻克疑难疾病、服务人民健康,为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补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张艳军书记在致辞中强调,两院联合旨在共筑国家医学高地,推动中西医在医、教、科、人全链条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医学复合型人才方阵”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让融合成果惠及中国百姓、服务全球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医学进步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双方医院领导共同签署《中西医跨域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两院将围绕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科研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及国际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本次会议共设置中西医融合创新发展主会场及三个分会场,包括国家医学中心运行机制、中西医协同诊疗策略、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路径会场。

主会场“中西医融合创新发展”由我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晓航共同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天津中医一附院副院长樊官伟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吕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医针灸临床研究的思考与实践》《补肾类中药雌激素样作用研究》《磁与生命健康》《中药通络药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取得突破——从微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双重双向保护到CTS-AMI临床循证》的精彩报告,为中西医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大会还设立了“国家医学中心运行机制”、“中西医协同诊疗策略”、“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路径”三个分会场,邀请全国各兄弟院校、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知名企业的22位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中心科研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中西医协同助力建设的路径探索、肺炎清化方治疗流感等具体诊疗方案的免疫机制解析、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诊疗的技术进展,以及中试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智能技术赋能循证中医药研究等前沿热点,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与讨论,为中西医融合创新的落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可行的实践方案。

分会场一“国家医学中心运行机制”我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梁志静参与主持。马辛格书记作题为《融合文化 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深刻阐述了医院文化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分会场二“中西医协同诊疗策略”我院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葛冠群参与主持。张广健主任作题为《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在胸外科的实践》的报告,系统介绍了我院在该领域的创新诊疗模式与显著成效。

分会场三“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路径”由院心内科副主任陈涛参与主持。韩苏夏副院长率先作《西安交大一附院成果转化与实践》的开场报告,详细介绍了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与实战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与会期间,胸外科张广健主任团队与天津呼吸科朱振刚主任沟通共同获批的重大科技项目课题推进事宜;康复医学科崔延超副主任团队、神经内科孙鹏老师与天津针灸部石江伟部长沟通合作事宜,提出引进石学敏国医大师工作室,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刘保延主席牵头科研项目合作事宜。

本次会议邀请众多中西医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汇聚天津中医一附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两家代表性医疗单位,共同分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与新策略。两家医院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双方以科学为桥、以融合为纲,携手推动“1+1>2”的聚合效应,为我国中西医跨域合作树立了新标杆。

14日上午,我院中医科、胸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成果转化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骨干,前往天津中医一附院进行实地参观交流,先后参观了国医堂、国药堂、学博书院等特色部门,深入了解天津中医一附院在中医特色诊疗、针灸康复技术、津沽推拿技术、推拿康复现代化设备、院内制剂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运行机制。

首届“渤海-长安·中西医融合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显著提升了我院在中西医融合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国家医学中心的高质量建设探索了新路径、凝聚了新共识,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与中西医深度融合注入了澎湃动力。

展望未来,我院将始终坚持以“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与各兄弟单位的务实合作,持续推动中西医交叉学科建设、科研攻关与临床转化,为打造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中国方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